2015年高考临近,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对各大高校的招生录取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新华网特举办2015年高招系列访谈活动,邀请各大高校招生办老师解读各高校2015年高招政策。
天津大学的前身为北洋大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今天我们邀请了天津大学招办主任谷钰做客新华网,为广大网友讲解今年天津大学招生政策的调整和变动。

天津大学招办主任谷钰做客新华网谈2015年天津大学招生政策。
学校定位:“985”、“211”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以工为主 综合性研究性大学
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前身为北洋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今年将迎来学校建校120周年华诞。回望过往,天津大学早在1959年就被中共中央确定为首批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985工程”、“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也是2012年首批14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校之一。今天的天津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一直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教育教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各项指标均排在中国高校前列。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研经费实现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2014年科技经费超过22亿元。
建校以来,天津大学为祖国培养了20余万名高层次人才,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知名校友如: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宠惠、数学家秦汾、著名诗人徐志摩 、“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桥梁专家茅以升、化工专家侯德榜、水利学家张含英、教育家李曙森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校友中有“两院”院士60余位,大学校长50余位。
工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 本科专业58个 部分专业对考生视力提出要求和限制
今天的天津大学已经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工科是天大的特色,也是天大的优势学科,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8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8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 。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第三轮)结果中,天津大学14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10位,彰显了学校的整体优势。化学工程与技术再次蝉联全国第1,实现了三连冠;管理科学与工程排名全国第2;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建筑学分别位居全国第3;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4;水利工程和风景园林学分别位居全国第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城乡规划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均排名全国前10位。同时,在ESI国际排名中,天津大学的工程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学校遵照执行教育部、卫生部、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并充分考虑学科特色、学生在校学习状况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部分专业对于色盲色弱和视力提出要求和限制。色盲色弱主要限制报考设计类、化学化工类等专业,另外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的专业要求考生视力(近视眼)不超过800度。详细专业名录考生可登陆学校本科招生网查阅。
学校积极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设求是学部 培养各行业领军人才
实行“导师制”培养方式 加强与海外高校合作和交流 积极推动专业的国际认证
天津大学积极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搭建良好平台。学校设有求是学部,作为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单位,立足于为学生创造最佳成长环境,培养各行业的领军人才。求是学部培养采取大类培养模式,入学选拔时根据学生志愿以及测试成绩确定大类方向,并分别按照化工材料、电工电子、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大类要求安排基础课程教学。完成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后,根据学生志愿并参考基础课成绩以及综合考评结果在大类中选择主修方向。实行“导师制”培养方式,为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毕业生上研率75%,大批优秀学生进入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学校积极拓展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探索与国外一流高校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引进了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与法国尼斯索菲亚综合理工学院合作创建了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迈出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大步伐。旨在培养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型工程人才,学生硕士毕业可以直接获得法国CTI认证。
学校积极推动各个专业的国际认证,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 IChemE 国际认证,获评Master Level等级,目前,在英国只有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得到这样的评级,亚洲仅有天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Master Level等级认证,为毕业生取得了国际工作的通行证。
此外,还有诸如选拔拔尖学生提前攻读研究生的优异生制度,着眼于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性和竞争力的主辅修制度,以及开展的多层次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举措。
招生政策稳定 录取原则:分数优先、专业之间无级差 新增专业:海洋科学类
今年,天津大学整体上保持了招生政策和招生规模的稳定,不变的是注重质量的精英教育理念,变得是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置。
天津大学的总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专业之间不设级差。在安排专业时,各个专业是平行的,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队,择优录取。对各省的政策性加分,天津大学在提档和安排专业时,予以认可。
学校今年有一个新增专业,“海洋科学类”,该专业按大类招生。学校目前共有5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招生计划数是4250人,比2014年增加110人。在计划分配原则上,会考虑区域协调发展因素,参照各省高考人数及其所占全国高考人数的比例,并结合历年生源情况及就业情况等。同时,天津大学也是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向人口大省和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
学校提供三次专业机会
新生入校后,部分学生在进校后有专业调整的需求。天津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三次机会进行专业调整。
(1)新生入学后,可通过入学考试的选拔,申请进入求是学部学习;完成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后,根据学生志愿并参考基础课成绩以及综合考评结果在大类中选择重新选择专业。
(2)入学一年后,可以申请转入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测试徒手画基础;转入的学生须从大一重新学习。
(3)其他学生可以在一年后,如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在专业前15%,则可以申请调整专业一次。
天津大学招办主任谷钰做客新华网谈2015年天津大学招生政策。
自主招生两个类型:“卓越计划”和“学科特长人才遴选计划”
设立农村自主招生专项“筑梦计划”
天津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继续坚持“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选才理念,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此次自主招生共分为“卓越计划”和“学科特长人才遴选计划”两个类型,自主招生计划名额不会超过全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此外,学校还单独拿出不少于天津大学年度本科招生规模2%的招生计划数,设立“筑梦计划”农村自主招生专项,为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考生开辟绿色通道,助力优秀农村学生圆梦天大。
目前,各类型自主招生都已完成报名和初审工作,“筑梦计划”农村自主招生专项也将在本月底公布初审结果。学校将在6月14-16日组织综合测试,在此,提醒初审通过的学生,密切关注天津大学本科生招生网和报名系统的通知公告,按时到校参加测试。
考生志愿填报注意关注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也如此,总的来看,是在更好的维护考生权益。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必须关注分数,还要注意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
天津大学一直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更加强调情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自信心、包容心与团队精神、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职业道德,远大理想、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品德素质。我想,凡是认可天津大学这种培养理念以及希望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的考生报考,会在未来的大学阶段更加如鱼得水。
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学校设“筑梦计划”自主招生和“贫困专项”计划
为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立志报考天津大学的广大农村学子提供了教育支持和政策保障,天津大学把扩大农村生源列为招生工作重点内容,为农村学生进入天津大学学习开辟了一系列专享绿色通道,在招生环节具体做法有:一是专门开辟了专门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的“筑梦计划”自主招生,招生计划数将不少于天津大学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二是继续做好高考“贫困专项”计划,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为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求学提供更多的途径和可能。“贫困专项”计划为全国贫困农村学生预留250个专项招生名额。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 与国外14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
天津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国际交流广泛,目前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学生交流、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工作。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对外交流机会,如每年的寒暑假都有赴美国、欧洲一流大学的海外游学项目。还有与世界一流名校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3+1+1校际本硕联合培养等项目。此外每年都有超过10%的毕业生都选择出国深造,大部分前往欧美顶尖学府和世界高水平大学,如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
天大开办创新创业学院“宣怀学院”、 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联盟”帮扶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天津大学分外关注并且大力推动的工作,最典型的举措就是2015年年初,天大联手中科招商创办了“宣怀学院”,构建起“众创空间”,争取到33亿余元资金支持,建设创业服务平台,破解大学生创新创业难题。此外,学校还争取到天津市教委、市科委等政府机构和中科招商集团、金和软件公司等企业还在学校设立了15个面向大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基地。同时还整合天津市创新创业资源,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联盟”,汇聚政府机构、科技产业园区、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和咨询智库等多方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服务。搭建优质创新创业平台,也被学校视为人才培养的延续,为学生职业发展和事业起飞奠定坚实基础。现在我们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最根本在于创新驱动,天津大学宣怀学院的创立体现了学校应对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责任,用人才和创新的成果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理念。
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8%以上 就业率高且就业质量好 毕业生中21%左右保研
天津大学毕业生一直为社会所称道,广受赞誉,倍受用人单位青睐,自2000年以来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98%以上,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15年年初公布的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本科就业率排行,天津大学以99.01%的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就业水平综合排名第四,在985大学中排名第一。
天津大学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即保研)人数大约占每年毕业人数的21%左右,大部分保送本校,推荐外校的学生基本上集中在北大、清华、交大、浙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和中科院各个研究所。除此之外,加上考取研究生的数量,天津大学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50%以上。
在就业去向上,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及青岛、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大学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战略行业、各类大型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就业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学生主要的就业单位有: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及直属重要事业单位;重点国有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宝钢、中国一汽、中国移动等;国家大型军工企业如中核工业、中国航天、中国船舶、中国兵器等;重要金融机构如国家三大政策性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及地方各级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知名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如:华为、宝洁、西门子、通用电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